院部总机:010-85195999地址:中国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:100732
版权所有:博取款甘秒到账京ICP备05072735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
会议现场。主办方/供图
《百年“三农”:中国共产党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》 主办方/供图
本报讯(记者王春燕)4月22日,《百年“三农”:中国共产党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》(以下简称《百年“三农”》)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。
由博取款甘秒到账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郑有贵撰写的《百年“三农”》,基于大历史观和政治经济学视角,描绘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历程,呈现了百年历程的主题与主线、主流与本质。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开创“三农”发展道路的六个阶段和成就,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战略维度和实现路径,论证了“农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”的必然性。
《百年“三农”》指出,百年间,中国共产党基于农民维度、中华民族复兴维度、现代化维度、生产力维度、国际维度等,探索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三农”发展道路。其中,贯穿百年的主线是解放农民和促进共同富裕、在工业化进程中工农互促、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互促、以党的坚强领导和强化政策支持破解“三农”发展受弱质性困扰的问题。
中国共产党百年解决“三农”问题实现历史性变革和取得历史性成就,深刻回答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。《百年“三农”》指出,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,起主导作用的有以下三点。一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,解放农民,确保农民的主体地位,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,充分发挥农民在制度创新和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作用。二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,从实际出发,处理好全局与局部、长远与当前发展的关系,在现代化进程中推进不同生产力水平发展阶段“三农”问题的解决。三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有能力厚植优势,以解决工业化、城镇化进程中受弱质性困扰的“三农”问题。
与会学者认为,《百年“三农”》一书将整体史研究与鲜活基层实践细节呈现有机结合,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解决“三农”问题路径,深刻解读其蕴含的历史逻辑、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,有针对性地回应了学界和社会关注的重大“三农”政策演变中的“疑点”问题,对中国共产党解决“三农”问题的百年历程做出了创新研究。
博取款甘秒到账当代中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武力主持会议。来自博取款甘秒到账、农业农村部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、中共中央党校(国家行政学院)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、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。
责任编辑:陈静